top of page

二十四節氣

  • Writer: Melody Doctor of TCM
    Melody Doctor of TCM
  • Oct 9, 2019
  • 2 min read

二十四節氣

二十四節氣屬古代曆法,最早於公元前107年就有記載了,黎自從地球觀測太陽嘅變化,當中包含天文季節、降水現象、溫度變化、物候農事。

除咗農民,其實中醫都好在乎氣候嘅變化,由古到今一直沿用,你就明白到底有幾珍貴,內地住院病歴,有寫住節氣嘅一欄。

中醫嘅角度,春季多風,亦有春溫,易生內熱,去風同時會用清內熱嘅藥如石膏、知母、黄芩,亦會顧護津液,如生地、玄参;夏天,易暑、濕、熱、礙脾胃,容易有腹瀉、中暑等情況,用藥偏好袪暑、芳香、化濕、清熱等藥,藿香正氣散、銀翹散等多用,甚至會用到白頭翁等醫熱毒痢嘅藥;秋天,容易有秋季腹瀉,亦易生燥,夾熱或夾涼,養陰、化暑濕都可能用上,桑葉、杏仁、浙貝、梨皮、百合等多用;冬天,多以驅寒為主。以上,講嘅係肺系常用藥,因為感冒每人都會發生,亦係最最基本嘅藥。

至於四時湯水,春夏天飲清湯、秋冬天飲濃湯或補湯。春天可以滾下魚片、雜菇、蕃茄、排骨湯;夏天可以煲下烏梅、銀菊露、山楂麥芽水、打下果汁飲;秋天可以煲下雪梨雪耳糖水、木瓜杏仁糠水、焗下花旗參石斛、或者食下芝麻糊、花生糊、又或者食下蛇、羊肉、海參等等;冬天,首烏烏雞、胡椒豬肚、或者食下骨煲、八珍湯、參湯、杜仲茶等等,都係唔錯嘅選擇。

參考節氣去保養吧,唔係只係農民用嘅曆法。

當然,辨證絕對必須,唔會一概而論。

Recent Posts

See All
腸胃病與飲食習慣

門診腸胃病嘅人士佔絕大多數,俗語講「人生三得」,就係食(飲食)、瞓(睡眠)、疴(排二便)三樣都良好,「三得」好嘅人,難生病,「三得」其中一樣或以上出問題,長久以後必定病,只係「病」得唔同程度。 而普遍大家對「病」嘅感覺同認知唔同,亦引致病人喺唔同深淺嘅時候求診。例如,有病人...

 
 
 
蛋白質

門診好鍾意請病人多增加肉類、豆類攝入,肌肉流失與痛症(面部皺紋)發生相關。 健康人士飲食,係好均,70+都可以自己一餐食完一條魚,亦肯食肉/飲肉汁。 紅肉相對易刺激身體發炎/痛風發生,豆蛋白就係相對安全嘅植物蛋白,適合素食者,適當攝取唔會增加痛風發生。 常見豆類的性味與功效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診所位置

應診時間逢星期一至日

10:30至19:30,不定期休息,

敬請提前致電預約,

電話:+853-63860131

澳門麻子街38C號

中醫生歐陽妙筠醫務所

​歐陽醫生電話853-63860131

​門診時間:

星期一至日,

每日10:30起,

敬請預約。

  • Dr.M Facebook Page

© Last updated in July 2023. 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

bottom of page